发布日期:2025-02-05 09:08 点击次数:140
近来,一位年轻人向我们大倒苦水。他满脸无奈地诉说,自己兢兢业业工作一整个月,银行卡里最终到账的工资仅仅3000多元。反观那些体制内的退休人员,整日优哉游哉,无需再为工作奔波忙碌,每月却能稳稳地领取一万多元的退休金。他们日常闲暇得很,常常只能依靠跳广场舞来打发大量的空闲时间。在这位年轻人看来,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他言辞激烈地表示,这样的社会分配机制已然到了必须变革的紧要关头,不然,以后谁还愿意拼死拼活地辛苦工作、按时上班呢?
事实上,在岗职工的收入比不上退休人员养老金这一现象,早已被社会各个层面所批判。不得不承认,这种状况的存在,无疑会在极大程度上打击在岗职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过,这种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显著的变化,只能通过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调整,一步一步地加以改进,最终实现相对公平的理想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给出以下三点见解:
其一,体制内人员的退休金与在岗职工的收入有着本质区别。
部分体制内人员退休金能够达到一万多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他们工作期间,用人单位按照较高的标准为他们缴纳养老金。除此之外,这些人往往工作年限相当长。所以,依据社保基金“缴纳得多、领取得多,缴纳时间长、领取得多”的原则,他们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自然就会相对较高。
而在岗职工的收入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效益。要是企业效益不佳,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较高的工资支出,那么在岗职工就只能拿着较低的工资维持生活。很明显,体制内人员退休金的发放来源和在岗职工工资的发放渠道是完全不同的。
其二,体制内退休金过万的人员只是少数。
据我们了解,即便在体制内,退休金能够达到万元以上的人数也并不多。倘若这类人数量众多,养老金的发放体系恐怕早就难以维持正常运转了。或许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类经济高度发达的一线城市,退休金过万的占比会稍微高一点。即便如此,在这些一线城市体制内的退休人员中,大多数人的养老金也不过在7000 - 8000元左右,并没有达到上万元。用在岗职工3000多元这样的较低收入水平,去和体制内最高的上万元退休金进行比较,显然不太恰当。
其三,提升劳动者收入,缩减养老金差距。
目前国内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确实偏低,大多数人的收入处于3000 - 6000元这个区间。所以,我们应当全力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准,让GDP这块大蛋糕更多地向劳动者这边倾斜。这就需要企业和政府做出一定的让步,给予老百姓更多的实惠。只有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着力缩小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当前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大概在5000 - 6000元,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仅在2000 - 3000元。同样是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养老金的差距不应该如此悬殊。所以,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减小养老金差距,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
当下,确实存在体制内退休金高达一万多元,而年轻人工资却只有3000多元的情况。面对这种现象,不少年轻职工都表达出了内心的不满。实际上,体制内的退休金是由养老基金发放的,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而在岗职工的工资收入则取决于企业实际的经营效益状况。
此外,如今体制内退休金能达到一万多元的人并不常见,在岗职工工资3000多元的占比也不算高,二者之间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当然,当下最关键的任务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缩小体制内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维护各个阶层收入的相对公平。
#图文创作激励计划#
Powered by 皇冠app下载安装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